ABOUT US
江蘇江南生態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際領先的大氣污染治理環保企業,為全球范圍內的脫硫、脫硝、除塵、酸性氣處理、FCC尾氣處理等治理工程提供從設計、建設到運營服務的先進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化工工程甲級設計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設計資質和環保設施一級運營資質,具備EPC工程總承包、特許經營及承包運行等資質,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氨法脫硫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
江蘇江南生態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際領先的大氣污染治理環保企業,為全球范圍內的脫硫、脫硝、除塵、酸性氣處理、FCC尾氣處理等治理工程提供從設計、建設到運營服務的先進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化工工程甲級設計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設計資質和環保設施一級運營資質,具備EPC工程總承包、特許經營及承包運行等資質,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氨法脫硫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
江蘇江南生態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際領先的大氣污染治理環保企業,為全球范圍內的脫硫、脫硝、除塵、酸性氣處理、FCC尾氣處理等治理工程提供從設計、建設到運營服務的先進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化工工程甲級設計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設計資質和環保設施一級運營資質,具備EPC工程總承包、特許經營及承包運行等資質,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氨法脫硫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
江蘇江南生態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態碳科技為基礎,為能源、化工、儲能、農牧業等行業提供減污、降碳、生態循環綠色產業鏈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為客戶提供全生態產業鏈方案設計、投資、建設和運營服務。 公司致力于用卓越科技解決工業污染、綠色能源發展、新型農業發展,改善人類生存環境。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氨法脫硫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擁有化工工程甲級設計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設計資質,具備EPC工程總承包、特許經營及承包運行等資質。已經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江蘇江南生態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際領先的大氣污染治理環保企業,為全球范圍內的脫硫、脫硝、除塵、酸性氣處理、FCC尾氣處理等治理工程提供從設計、建設到運營服務的先進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化工工程甲級設計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設計資質和環保設施一級運營資質,具備EPC工程總承包、特許經營及承包運行等資質,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氨法脫硫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
新質生產力作為2024年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務之首,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民日報于2024年4月8日發表了題為《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的文章,表示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發展相互促進、協同共進,新質生產力是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持續動力。
2024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發展產生的先進生產力,具備高質量與高效能的特征,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特別是顛覆性技術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業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而實現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品效益和服務質量的目的,最終推動經濟從資源、勞動力、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驅動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向數據、人才等新型生產要素驅動的集約式發展模式,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
江南環保的“氨法脫硫和碳捕集聯產復合肥綠色產業鏈技術”備受矚目,不僅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和專項表彰,更被認為是新時代新質生產力的杰出代表。該技術于2023年3月榮獲科技部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優勝獎,并在2023年11月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共同主辦的“氨循環經濟發展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現場研討會”上被與會專家們一致認定:氨法碳捕集聯產氮肥技術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有利于綠色農業目標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并建議結合現役燃煤電廠鈣法脫硫裝置更新換代的需要,在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氨法脫硫技術改造,并預留碳捕集接口;新建燃煤機組優先推廣使用氨法脫硫技術。加快氨法脫硫脫碳聯產化肥一體化工程示范推廣,為電力、化工等行業提供降碳減污的可行技術。恰逢國家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一起回顧在2023年11月9日至10日在山東淄博召開的“氨循環經濟發展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現場研討會”。
此次會議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安環部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協辦,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有關司局到會指導。
參加會議的專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志軒,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能源集團首席科學家朱法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部副總經理劉春平,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滕建禮等一致認為:氨法脫硫技術通過20多年的發展,400多套裝置的建設運行經驗,技術已經成熟,運行穩定可靠,技術指標先進,是一項綠色低碳環保技術,符合氨循環經濟促進降碳減污協同增效的綠色發展要求;建議結合現役燃煤電廠鈣法脫硫裝置更新換代的需要,在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氨法脫硫改造,新建燃煤機組優先推廣使用氨法脫硫技術。
會議組織參會領導和專家參觀了齊魯石化熱電廠氨法脫硫副產硫酸銨裝置。齊魯石化熱電廠是國內氨法脫硫技術工業化應用規模最大、時間較早的單位之一,現役8臺410t/h燃煤鍋爐煙氣脫硫裝置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江南環保氨法脫硫技術。自建成投運以來,累計生產硫酸銨約67萬噸, 脫除二氧化硫約33萬噸,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趙鵬高指出,氨法脫硫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成熟。脫硫技術的發展路線應該是多樣化的,不應該是一條路線走到底,鈣法脫硫目前面臨礦山生態保護和脫硫石膏充分利用的困難,氨法脫硫工藝技術對有些場合具有較大優勢,在一些地方和行業值得推廣。江南環保氨法脫硫脫碳聯產氮肥技術工業路線目前已經打通,既能脫硫脫碳又能變廢為寶,符合減碳降碳減排的要求。
“碳捕集聯產氮肥技術”用氨捕集煙氣中的二氧化碳聯產長效碳酸氫銨化肥,創新集成了氨法脫硫脫碳聯產氮肥一體化技術,并創新使用常壓法直接在脫碳塔內生成碳酸氫銨化肥,大大縮短了碳捕集利用的工藝流程,大幅度降低了投資和運行成本。
本次會議將加快推廣氨脫硫、脫硝、脫碳聯產氮肥技術應用,從而實現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推廣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最終實現技術水平更高、質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續發展。